您的位置:
> 政务公开 > 对口工作 > 对口工作信息
洞头南部携手共战贫困
时间:2020-07-29 09:09:16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温州市洞头区对口帮扶南部县,洞南两地以“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为目标,聚焦共建“三个园区”、开展“三种培训”、建好“三大平台”,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提升技能促就业,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增收难问题。

洞头南部,跨越千里,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路上,共同谱写山海携手、共战贫困的“洞南故事”。

一、天波村的蝶变

天波村距万年场镇约3.5公里,全村有21个村民小组,678户2520人。2014年,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358人,贫困发生率为14.2%,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村,由该县工商联结对帮扶。2018年,该村被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浙川洞头晚熟柑橘扶贫产业园项目,与浙江华顺能源有限公司结对(村企结对),这为该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天波村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窗明几净的客厅,宽敞舒适的卧室,液晶电视、空调、冰箱等家电设施一应俱全,年过6旬的脱贫户王维均老人在家中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感慨万千。王维均一家过去一直居住在老旧的土砖房中,厨房低矮破旧,厕所紧邻着圈舍,昏暗潮湿,过道上还堆满了杂物,环境可谓“脏乱差”。

“扶贫以来,尤其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不但住得好了,还有稳定的收入。”王维均介绍,他家因病致贫,妻子不能劳作,还需要人照顾,以前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4亩土地,种植玉米、小麦、水稻等,除去吃的,一年下来基本没有结余,而现在土地流转了,流转费就1600元。在村企结对帮扶中企业在该村开设公益岗位,聘用当地贫困户进行保洁、护林等,每月发放工资400元,王维均就是其中一员。同时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开设有种植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我都成了园区的农业技术工人了,闲时,还可以在浙川洞头晚熟柑橘产业园工作,一个月收入又有1600元左右。”王维均说。

王维均的变化只是天波村的一个缩影。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该村发展脱贫奔康(柑橘)产业园1982亩,村民入股、入园务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由此发生了极大的改善,全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村文化室、卫生室等村级活动场所一应俱全,村组道路达16.7公里,基本实现通组到户,新修和整治山平塘15口、灌溉渠系12.3公里。

天波村党支部书记褚甫章说,该村还将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东风,发展电商销售和观光农业,不仅把柑橘、大豆等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还要通过开展自由采摘等项目,吸引游客回归自然,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据了解,自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温州市洞头区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截至目前,已有18家洞头企业参与结对帮扶,以公益岗位开发、产业发展等形式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7.958万元。

二、一人就业 全家脱贫

就业不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为推进就业扶贫,南部县通过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援助、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贫困劳动力数据库等方式,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问题,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在四川南部经济开发区的旭美鞋业扶贫车间,只见生产车间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几十台缝纫机“嗒嗒嗒”响个不停,工人们正忙着加工订单产品。

“这边的几组人员都是最近刚来的,大多是新手,需要从学徒做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新员工都有“老师傅”带着学。

蔡秀菊来自该县长坪镇南垭村,得知南部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招工,3月13日来到该公司上班。“只要上轮动起来了,脚上会有感觉,脚就顺着它的劲儿上下踩动,脚劲儿要均匀,始终要顺势踩动,不要忽快忽慢,让缝纫机始终向着你匀速转动……”笔者来时,车间组长正在耐心地指导她学习技术。这次该公司新招聘员工70人,熟练后月工资能达到5000元。

“这里还不错,离家近能照顾家里,生活有规律,真的不想再往外跑了。”蔡秀菊说。

环境舒适、待遇不错,还离家近,许多南部人像蔡秀菊一样,因为这些原因,选择了在县经济开发区企业务工。

据了解,2018年温州市洞头区结对帮扶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两地精准衔接自身资源,探索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业园,转移东部汽车汽配生产企业101家,有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不宽、岗位不多、收入不高”的难题。截至目前,园区设立工业企业扶贫车间13个,就业群众达1000余人,吸纳贫困劳动力入园就业243人,人均工资3200元/月以上,真正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只要肯干,残疾人也能靠双手脱贫致富。”在河东镇“阳光驿站”,残疾人赵鹏坚定地说。因车祸高位截瘫,赵鹏多年来一直在家待业,在家人的鼓励下他走进了这个“阳光驿站”,负责电商工作。

“就业是解决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洞头区帮扶干部陆益辉介绍,2018年以来,洞头坚持精准扶贫、精准助残,共安排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助残扶贫项目120项。其中,投入帮扶资金119万元,建成1所贫困残疾人“阳光驿站”。投入帮扶资金60万元,免费为7个乡镇116户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让这些残疾人朋友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开展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此外,洞头区还资助35户贫困家庭的白内障患者开展明眸手术项目,让他们重见光明,重拾希望。温州市残联、洞头团区委还连续资助54名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成功圆梦大学。

三、深山有远亲 洞头来帮扶

5月29日,南部县召开温州市洞头区2020年度(第二批)挂职专业技术人才见面会。洞头区选派的应舒、陈佳、王乐毅等5名专业技术人员,将在南部开展为期7个月人才挂职交流活动。

“人才挂职是两地的‘连心桥’,是扶贫‘急先锋’,洞头区专业技术人才以自身过硬的技术、扎实的工作作风,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服,留下来一个个‘山海’感动的故事。”该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感叹地说。

去年9月,洞头区人民医院骨科医师吴初环来到南部县中医院开展为期一个月对口扶贫工作,在南部县帮扶期间参与该院骨科临床医疗工作,在科主任的配合下成功主刀完成南部地区首例髋关节前路置换术,并完成南部中医院首例双侧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三台,多例复杂创伤骨折的手术,成功完成多发肋骨骨折并肩胛骨骨折微创入路内固定治疗,均获良好效果。

“我要为南部县的百姓多做一些,再多做一些。”吴初环说,在南部县的一个月,他不仅下到基层参与当地学科共建,开展疑难病例讨论,还向科室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当地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以“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精准医疗帮扶。

去年,位于四川省南部县的四川汉缘丝绸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先举喜上眉梢,自家已经滞销好多年的蚕丝被生意突然火了。

这得益于挂职南部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温州市洞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大志为他出的“金点子”——“零元购”:消费者购买了蚕丝制品,十年后能被厂家原价回购。这个点子让何先举眼前一亮,马上就着手实施。

为了保证回收产品是自家所生产,朱大志还帮助他分析细化各个流程,每一条被子都从原材料生产到销售进行全程注册登记编码,扫描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全程查看产品身份,方便消费者识别真假,又能解决保真回收问题。在如何平衡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问题上,引导企业与经销商一道为金点子让利,把实惠让给消费者,以占领市场为主导,破解了难题。

“将回购的蚕丝被卖给地毯加工企业做纱锭,作为原材料,企业也不会亏本,有可能随着养蚕人越来越少,物价上涨,企业还能从中保本或盈利。”何先举说,自从有了“零元购”蚕丝被这个金点子,他企业的销售业绩逆势上扬。

人才交流是双方合作的重点。据了解,自洞头区与南部县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两地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南部县累计选派6名党政干部、24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洞头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单位挂职学习,洞头区52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该县开展人才支援。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借智借力洞头区先进理念和技术,开展农村电商、实用技术、基层干部等培训8期,培训各类干部人才69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