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政务公开 > 对口工作 > 对口工作信息
争先、创特、保优——温州市援疆工作一周年回眸
时间:2011-11-18 00:00:00 来源:温州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自2010年6月份温州援疆工作正式拉开序幕以来的一年时间里,温州援疆指挥部严格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先、创特、保优”的六字工作方针,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拜城县的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立足实际、讲究实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温州市与拜城县携手共创的优势互补、敢于争先、创特保优、注重实效的援疆结对帮扶的“温拜模式”正逐渐在祖国西部边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10年,温州援疆指挥部克服人手少、资金缺、时间紧等不利因素,提前启动先期项目6个,总投资额达6082万元。其中,温州援拜首批重点民生项目-----温拜新星幼儿园和温拜同心小区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温拜同心小区一期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新星幼儿园将于7月底竣工,9月迎来第一批入园小朋友。今年温州援建力度更加强劲,步伐更加雄健, 2011年温州市对口支援拜城县共安排1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15亿元。其中民生项目10个,重点安排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农村饮用水、双语育才、健康普惠、农牧民增收、关爱温暖、城乡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七大工程。这些项目关注民生、普惠民众,受到了拜城干部群众的一致赞誉。

  民生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十年援疆路漫长,如何打响温州援疆品牌,重点在三年,关键在今年。为了这一目标,温州援疆指挥部分别于2010年6月和2011年3月份,两次组织温州市有关专家和全体援疆干部,深入到拜城的城镇乡村,深山沟壑,田间地头,广泛的同拜城党政干部以及农牧民促膝交流,征求他们对援疆项目建设意见和建议。在掌握了民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望的基础上,温州援疆指挥部把援疆工作重点放在了民生项目援建上,一个个经过的反复筛选的重点民生项目浮出了水面。

  2010年8月4日,温州市长赵一德风尘仆仆从万里之外的温州,来到拜城县出席温拜新星幼儿园的开工奠基仪式。目前,幼儿园的主体工程已完工,今年9月新生可入学。该项目是拜城县乃至阿克苏地区硬件设施最好的一所示范性“双语”幼儿园,可基本解决拜城城区近500名幼儿入园难的问题。而作为切实解决广大老百姓住房困难问题的温拜同心小区棚户区改造二期工程建设也已如火如荼地展开,预计到今年年底工程都将顺利完工,改造棚户区398户,建成13幢安居房,已有175户居民领到钥匙,喜迁新居。该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在加上棚户区改造政策适合当地居民实际需求,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刚搬入新房居住的吐尼沙汗大妈乐滋滋地告诉记者:以前自己住在棚户区里环境脏、乱、差,现在居住在78平方米的新房子里心里可高兴了,煤气一点就可以烧菜做饭,抽水马桶一冲就干净,最重要的是通过棚户区拆迁政府给6.3万元,买房子用了6万元,还结余3000元,另有一间店面房可供做生意,解决生活后顾之忧,真是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温州人民的深情厚意。

  产业援建为亮点,着力发挥温州优势

  拥有常住人口912万人的温州市是中国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温州人多地少,民营资金雄厚,而拜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两地优势互补明显。如何让“温州模式”在拜城水土相符、茁壮成长,那就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找准契合点,变当前政府援疆为重向全体温州人援建的过渡和转变,只有这样援疆之泉才会汩汩流淌,经久不息。正是基于这种科学援疆理念的思索,温州援疆指挥部领导大胆整合各地援疆资源,特别注重发挥在疆温州商会的作用。

  今年4月底,温州援疆指挥部携手新疆温州商会共同融入对口援疆工作。双方商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着重在援疆项目建设、经贸合作、信息、服务援疆工作机制等方面开展工作。温州援疆指挥部及时通报援疆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情况,积极支持和组织商会会员企业参与援疆建设,新疆温州商会则组织和鼓励企业到拜城考察投资,参与对口援疆建设等。这种观念更新,机制创新,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双方第一个合作成果便呼之欲出。商机嗅觉灵敏的温州商人目前已出资2000多万资金成立新疆浙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入夏季,拜城各种优质的农产品将源源不断的运输到温州乃至通过温州在全国、国外100多个温州各特优经销点进入全国各地。这对于拜城广大农牧民来说,无疑是个大好的消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了一个重要的支撑平台,而且随着市场的运作下不断成熟,拜城农牧民的经济收益越来越好,细水长流。

  指挥部在援疆工作中,始终把农业产业发展上升到民生项目建设同等位置,多方争取落实优惠政策。温州市已经出台《温州市援疆(拜城县)农产品经贸合作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在对口援拜期间,每年从市财政中拿出500万元用于补贴涉农经销,为温州商人赴新疆特别是在拜城开发农业产业经贸合作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位于祖国东面的温州与西面的拜城两地之间的经贸往来会日益频繁,经济会更加发达!

  智力援建为支点,转“输血为造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智力援助是增强拜城自我发展能力,自我“造血”希望所在。温州援疆指挥部十分重视智力援建工作,安排7名拜城党政干部参加温州市委党校的党政干部主体班次学习,20余名拜城的教育、卫生、农业、经济、广电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将于7月份动身前往温州学习专业知识。另外,拜城县首批赴温州培训的4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也已从拜城出发接受为期两年的学习深造。温州方面还将通过邀请相关专家来拜城讲授专业知识,开设“拜城讲坛”等,介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观念和经验,加强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为了使双方文化交流更加紧密,加深温拜两地人民的沟通和了解,两地开展的新闻异地采访和文化展演活动,繁荣了文化,促进了民族团结。今年,温州还将继续邀请拜城县宣传文化、民族宗教、工商旅游等各县人士到温州开展互访活动,增进两地之间的深情厚谊。

  正在温州学习深造的拜城县委宣传部干事韩越亚在温州电台和阿克苏电台联合直播的特别节目中动情地谈到:“在温州工作、学习、生活节奏比较快,温州充满激情和活力,温州人好客、热情、其发达的民营经济以及开放的思维,敢为人先的理念都令人印象深刻。我想,结束3个月时间的学习回到拜城后,会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和理念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力推拜城宣传事业的发展。

  在送出去的同时,引来来的力度也不减。温州16名专业援疆人才自今年3月份到达拜城后,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发挥技术带头示范作用,在业绩、卫生、病疫、广电等战线上和当地同事同肩并战,克服语言上、生活上、观念上、技术上等诸多困难,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援疆老师周希通在得知父亲患直肠癌已到中期动手术的情况下,毅然背起行囊,强忍心中悲痛,如期赴疆开展为期一年半时间的援教工作。虽然担心、牵挂、思念着父亲,但至今从未向组织提出回家看望老父亲的要求,而是一心一意扑在三尺教坛上,安心、执著地实现着他心中的援疆理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顾一年来温州援疆之路,正如温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连新良同志所说的:“要强化政治意识,牢记历史使命,规定动作要做好,自选动作要做活,援疆成果要做实”。展望未来,温州援疆指挥部将紧紧按照上级援疆“四个突出、三个为主”的总体要求,通过三至五年努力,力争使拜城县达到“三个提前、三个覆盖、三个提高”等目标,以抓党建树形象、抓学习促提高、抓调研促落实、抓制度促规范为抓手,出色完成援疆历史任务,为拜城县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温州人民应有的贡献!(温州援疆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