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海之滨,到祖国边疆。近日,温州市委宣传部组织浙江日报温州分社、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等省、市级主要媒体记者,赴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对我市的援疆工作开展采访活动。
拜城县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总人口23万,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自2010年5月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温州市和拜城县开始“结缘”。
“新一轮援疆是既有项目援疆、产业援疆,也有智力援疆;既有交支票工程,也有交钥匙工程。”在拜城的温州援疆指挥部,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援疆指挥部指挥长连新良说,我市援疆工作具有鲜明的温州特色。
温州大学拜城实验高中是一所由温州、拜城两地合作办学,在阿克苏乃至南疆地区都很有名的一所示范性高中,成为全省教育援疆之首创,学校里共有19名来自我市的援疆教师。
在学校,记者碰到了一家三口来援疆的:教师黄期朋、陈柳莺夫妇带着3岁的女儿黄瑜宸,把家安在了拜城。采访中,小朋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援疆”。当被问及“温州好,还是新疆好”,小朋友大声说:“新疆好!”因为这里有关心、爱护她的老师和援疆干部,这里有她喜欢的温州—拜城新星幼儿园,该幼儿园由我市全额援建,被誉为南疆最漂亮的幼儿园。
在温拜同心小区,我市援助将当地一社区的944户棚户区进行改造。在刚建好的二期工程,记者眼前展现的是一排排崭新楼房、店面。
采访团走进65岁老人米丽沙汉·卡德尔的家中,老人一家五口人住在一楼82平方米的新公寓里,儿子一早出去开出租车,老人和儿媳妇正忙着准备各种小吃到夜市去卖。她乐呵呵地说:以前住在棚户,最担心刮风下雨,现在能住上这么新的房子,等到明年再分到小区门口的新门店摊位,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而在刚刚竣工的温拜康宁福利院现场,援疆干部潘宇军告诉记者,这里将是阿克苏地区功能最为齐全的孤寡老人和流浪人员的收养中心。
随后采访团还走访了温商投资的水电站、五星级酒店等,真切感受到“温拜模式”和各项援疆工作在拜城的大力推进。
“我们的援疆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要让每一个项目都成为精品,都成为亮点。”连新良说,温州的援疆工作可概括为,项目援疆全省领先,产业援疆突出特色,智力援疆自主创新。两年多来,除温州市政府投资2亿多元,为拜城援建了一批精品民生工程外,温州商人的帮扶援建和温商主导的社会民间资金,成为推动温州援疆事业的新动力。截至去年10月,温州商人在温州援疆指挥部的牵线搭桥下,在拜城县投资近5亿元。这笔民营资金是温州每年援疆财政资金1亿元的5倍,可以这么说,温州市花1亿元,撬动了温州民间资本5亿元的投入。这一援疆新模式在全国援疆省市中也属首创。(记者 杨昭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