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政务公开 > 经济社会
瓯江山水诗路之名城古镇 | 庆年坊的“巷由心生”
时间:2021-11-15 09:45:30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字号:[ ]

她是保存完好的“三十六坊”之一,是瓯江山水诗路之名城古镇系列首批拟重点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青苔瓦檐,斑驳的老墙,藏着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色——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老街区犹如散落的珍珠;也有人说一个城市的老街区犹如城市的根与魂;城市的老街区让整个城市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又有着浓浓的烟火气。庆年坊就是这样的老街区,总令人产生一种“巷由心生”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带有青苔的瓦檐,是斑驳的老墙,更是“老庆年坊”人割舍不断的记忆与情怀,无不反映着温州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底色。

庆年坊之由来——“喜庆丰年”之兆

记者踩着石板路,路过大宅院,看有关“老庆年坊”的介绍,像在看一本解读老民俗的史书,读懂“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的同时,让系着情,系着爱的城市文化之“根”深深扎下去。

庆年坊的原名为“庆善坊”,其名与宋朝兵部尚书蔡幼学有关。史料记载,蔡幼学,原名蔡有学,自小就酷爱文学,年轻时喜欢与人家吟诗作联。一次,他遇到一难典,悉心求解,不得要领,后来听人讲杭州灵隐寺有一方丈精通文典,他便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前往求教。

由于蔡幼学刻苦钻研,努力进取,仕途也一帆风顺。他先中进士,再升为宝谟阁直学士、万寿官等,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要职。

走上仕途的蔡幼学一心为民办事,为图自奋,将自己名字中的“有”字改为“幼”字。晚年的蔡幼学,就定居在庆年坊为百姓办公益事。绍圣二年温州知州杨蟠敬慕蔡公的为人,将他所居的街坊定名为“庆年坊”,后谐音演变为“庆善坊”一直使用,明代后以“喜庆丰年”之兆又改成“庆年坊”并沿用至今。

庆年坊之旧貌——大宅走出名人 民居流传红色故事

清幽池宅,走出诸多名人。

“庆年坊42号有座池家老屋。当年,池家老屋前门是个大花园,西边还有小花园,两边还有三间厢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被改建成办公楼和住房……有不少人都会再想着去参观一下古色古香的池家老屋,看看曾经爬过的桑树。”一些“老庆年坊”人聊起池宅大屋,聊起当年共同的回忆。

池家老屋是池翔庭于民国初年时从人家手中买来,当时这里是米行,池家经改造,变成住宅,占地约有数百平方米。

居住在池家老屋里的池氏家族出了好几个名人。池翔庭的长子池访荪是温州知名的小儿科医生,他的女儿池渌曾是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校长,也是著名的少儿艺术教育家,其丈夫张思聪是著名剧作家,曾任温州市文联主席,他用自己创作的《喂,菲亚特》《荆钗记》等剧作告诉大家如何看懂温州模式和温州传统文化。池翔庭的次子池桐荪是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知名的医生。他的女婿张烈是温州瓯剧团的著名编剧,经他改编的戏曲《张协状元》参加首届全国昆曲艺术节演出,曾引起了轰动,其儿子池雷飞曾担任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池翔庭的三子池云荪、幼子池春荪也都是温州知名的医生。

17号住址——流传经典红色故事

庆年坊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红色的故事。

1947年初秋,党的秘密联络员黄世寅,奉命潜回温州城区后,在庆年坊17号自己家里建立地下交通站。该站以黄世寅为主要负责人,陈田涛为副手,他们各自将自己的庆年坊(黄世寅家)和张府基(陈田涛家)的住宅作为革命干部往来的接待处,无数次安全接送辗转前来浙南的革命干部。

1947年至1949年间,庆年坊17号黄世寅家就成为浙南与系沪、杭的血肉纽带,从这里悄悄地转送了一批批从京、沪、杭等地的学运领袖、革命人士和党的干部,并秘密传递浙南特委机关报《浙南周报》等报刊,向游击队输送了枪支弹药和医疗药品,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该交通站是激烈的武装斗争与艰苦的地下秘密工作成功结合的范例。

庆年坊之新貌——共同打造“文化家园”

庆年坊社区古街老巷,纵横交错,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人文内涵。1999年开始,市政府就将庆年坊社区列入保护性修饰重点,力求恢复古街巷风貌,重现江南古民居特色。

“庆年坊是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很浓厚的文化味,还有100多位一直默默奉献于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住久了真不愿意搬。我的一些老伙伴还说要搬这里来养老。”松台街道侨联主席池云川说道。

“我的儿子、儿媳妇均在国外,他们很想我也去国外定居,但是我还是舍不得离开庆年坊。这里的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最爱的。”一位庆年坊居民一边浇着花,一边告诉记者。

庆年坊不仅有社区曲艺院、诗词院、书画社,有温州唯一的古诗词吟唱队,有鹿城首家社区诗刊《庆年诗苑》,还设了“三堂四室五馆”:文化礼堂、东瓯讲堂、道德讲堂三堂,图书阅览室、未成年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书画室四室,非遗展示馆、瓯文化展示馆、黄大中中草药标本展陈馆、张培英抽象水墨韵态艺术摄影展示馆、少儿科普体验馆“五馆”。

庆年坊的社区居民共同用“家”这个理念,去打造被称之为精神粮仓的“文化家园”,时而动时而静,成了不同年龄阶段社区居民皆爱的场所,开设的红歌、书法、舞蹈等培训,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吸引了一大批辖区居民参与。

庆年坊之新规划——体现斗城“西居”的文化内涵

今年,市住建局发布了《温州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修编)公示稿(代拟)》,很多人对庆年坊历史文化街区有了新的期待。据悉,此次规划范围东达信河街西侧,南边界至石坦巷、放生池,西达九山湖东边界,北以丰和巷、珠冠巷为界,总用地面积约30.47公顷。街区以所具有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彰显街区“西居”功能格局特色,以“斗城诗意栖居胜地、近现代棉纺织工业遗产集聚地、近代教育源地”为核心特色价值。

街区规划将从三片区体现斗城“西居”的文化内涵:园林院落文化、近现代棉纺织工业文化和近现代教育展示文化。以蛟翔巷和天窗巷为轴,蛟翔巷以文旅休闲功能为主,重在体现西居文化内涵与旅游商业服务业态;天窗巷以生活配套服务为主,重在修补街区生活服务配套功能,提升街区居住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