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三批)名单公布,经自主申报、领域初选、专家评审等程序共评选确定51个最佳实践,温州市6个案例入选,其中3个案例由试点转化而来,现予以展示,以供各地交流学习。
鹿城区:聚力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改革 助企提振共富信心
鹿城区始终坚持“预防性”工作定位,聚焦重点产业合规体系构建、合规治理保障和合规服务供给,帮助企业在合法合规中提高竞争能力。
一是开展合规排查,让合规指引更加精准。构建“风险预警为核心、引导激励为抓手、内控自治为目标”的预防性合规新格局,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1.4万件次、排查风险2700多个、避免损失5300万元,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二是优化合规机制,让合规效应更加凸显。创新“4+X”柔性执法模式累计办理案件2000余起,减轻企业行政处罚2700万元。同时通过树立合规样板企业,加强企业对合规建设的了解,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实现“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
三是创新合规制度,让合规体系更加完善。出台《鹿城区重点产业合规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等6个文件,全面清理内容不当的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针对性开展合规培训及环节指引,提供“事后整改”到“事前预防”的法治增值服务,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鞋都产业合规驿站在丰门街道正式揭牌运行
瓯海区:创新“365”体系 打造“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瓯海区积极谋划推进普惠型托育养老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365”体系,先行先试探索打造“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瓯海样板”,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大幅提升了供给能力。探索盘活改建、刚性配建、一体共建3种模式,建成托育养老一体点位30个,全区人均享有养老设施超2平方米,两年间每千人托位数从2.5个提升至4.3个。
二是有效降低了托养成本。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集成、执法监管、融合运营、品牌打造、发展联盟6条一体化路径,构建“15分钟托育养老服务圈”,家庭托育养老成本平均下降26%。
三是规范引领了行业发展。突出组织、政策、空间、资金、人才5大保障,出台17个托育养老专项政策,近三年区级财政投入经费超1.5亿元,累计培育从业人员超万人。探索制定托育养老一体化建设地方标准,为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定下标尺。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洞头区:创新海区治理路径 筑牢海岛共富根基
洞头区针对海区治理难点堵点,创新构建海上执法、解纷、救援、智控等“四位一体”海区治理新路径,实现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有效夯实海岛地区共富根基。
一是海上安全有效加强。连续13年保持水上较大安全事故零发生,违规跨海区作业行为从2021年的316起降至2022年的3起,海上违法行为打击时效性和精准度极大提升。
二是平安创建取得佳绩。平安安全感、满意率持续位于全省前列,连续18年获评省级平安区(县),夺得全省首批二星平安金鼎,捧回平安中国最高荣誉“长安杯”。
三是创新做法广泛推广。海区治理有关做法获央视《新闻直播间》《法治日报》《民主与法制时报》《浙江日报》等主要媒体报道点赞,海上精密智控做法入选2023年省政法工作现代化创新引导项目。
洞头区海渔事纠纷巡回法庭
乐清市:创新“村企共建”机制 制度化打造共建共赢实践范式
乐清市聚焦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托“村企共建”省级试点,发挥民营经济优势,探索创新“村企共建”机制,着力缩小三大差距。
一是建设主体由“单一主导”向“多元参与”迭代。193个村与217家企业(商会)共建项目167个,实现低收入村项目全覆盖,吸纳就业超万人,农户年增收近4.6万元。
二是区域发展由“南强北弱”向“整体均衡”转变。政企村协同推进山区高质量发展,落地千斛雪酒业、大荆敬老院等项目63个,打造温州首个超35亿元的农业产业链,带动142个村集体增收4785万元。
三是经验做法由“一地探索”向“全省示范”推广。村企共建经验做法被《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实践案例丛书》收录,“三金惠民”模式入选省共同富裕最佳案例;北塘村入选全省首批共富观察点;“一棵仙草”带“一方共富”获评省乡村振兴最佳案例。
村企共建三金共富分红仪式
永嘉县:打造检察听证全流程工作体系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永嘉县积极打造检察听证全流程新模式,紧抓全流程公开、全社会参与、全案件覆盖,全力筑牢检助共富法治底座。
一是专业化“选”,让检助共富更可信。建立财税会计、医学卫生、环境科学等17类共计137人的听证员库,专业人才占比达70%,为常态化听证提供“外脑”支持。
二是数字化“联”,让检助共富更可及。开发“听证一件事”应用平台,实现听证发起到结果运用等7个节点的全周期闭环管理。积极推动云端听证,解决异地当事人沟通难题。
三是实质化“听”,让检助共富更可感。坚持以庭审模式推进听证实质性运作,实现专业听证、释法说理、群众朴素情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并将听证案件纳入检察内部督察重点。
四是多元化“督”,让检助共富更可亲。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媒体列席监督。积极推动上门听证,依托检察驿站、楠溪江巡回检察,邀请村干部、乡贤代表等共同化解纠纷。
全流程实质化听证现场
平阳县:创新构建“1534”体系 谱写食品小作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平阳县率全省之先致力于食品小作坊“大文章”,创新构建“1534”工作体系,全县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食品加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富民增收提供了平阳经验。
一是“一套机制”筑牢改革支撑。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每年拨付“食安专项资金”,增强统筹谋划执行力,提升规范发展软实力。
二是“五化治理”守住安全底线。狠抓小作坊“标准化建设、园区化管理、文旅化融合、数字化监管、阳光化共治”,先后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省级食品安全县。
三是“三大升级”打造做强引擎。促进集聚升级、品牌升级、服务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能级,2022年全县实现食品小作坊及相关产值超2亿元,较2020年翻两番。
四是“四项协作”激活发展潜力。推进技术协作、金融协作、文旅协作、产业联盟协作,发展路径和潜能进一步激活,累计吸引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近700人,带动山区农民就业近6000人。
平阳县提升打造各类阳光作坊、文旅作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