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阔代表:
您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大力支持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的建议》(人大建议743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等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战略性工作,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有序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和城市更新”,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要“加强城市风貌管控”,该项工作是我市城乡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苍南位于浙江最南端,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104国道分水关—水产城段也是南大门形象展现的重要窗口,您对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项目开展了深入研究,所提的建议很有必要,符合我市整体规划要求,也符合苍南县城乡风貌整治提升的需要,我市已在县域风貌提升等方面积极推动开展,也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吸收相关建议并进一步推进落实。
一、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我市高度关注苍南县经济发展,大力支持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一是优化顶层设计。根据温州市政府文件,我市已整合成立了温州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专班,印发出台《温州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市级层面指导苍南成立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专班,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未来社区建设、美丽城镇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住宅改造工作。2022年10月,苍南委托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美丽南大门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将104国道(分水关——江湾路)两侧全长20公里纳入整治提升范围,通过重要节点设计、沿线景观设计、立面打造等多种方式,塑造浙江美丽南大门形象。二是推动县域风貌提升。苍南“苍山古韵”“矾都矿乡”县域风貌区列入2023年县域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滨海田园”县域风貌区列入2022年县域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2023年县域风貌区开工率达100%,累计投资8683万元,投资额完成率46.86%。渎浦未来社区、苍珹未来社区、上江未来社区先后列入未来社区创建名单;2023年3月,怡和、横阳未来社区列入第七批创建名单,正在有力推进未来社区创建。三是强化财政支持。市财政积极保障转移支付力度,助力争取新增专项债券,并加大交通项目支持力度。2019-2022年市财政共补助苍南县84647万元;2019-2022年省财政共补助苍南县180.97亿元。积极帮助苍南县开展专项债项目储备和申报工作,2020-2022年苍南县共争取新增专项债55.85亿元,推进168黄金海岸线旅游综合开发工程、苍南大剧院建设工程等项目落地。积极助推甬台温复线瑞安至苍南段项目、苍南至泰顺高速公路项目和瑞平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市财政出资31亿元,目前已到位近17亿元,有力支持苍南县社会和交通事业蓬勃发展,为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发挥有力支撑作用。
二、下一步推进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结合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加快帮助推进美丽南大门建设,我委也将积极配合市相关部门指导苍南加快项目建设,全面展现104国道省际门户沿线美丽田园与和美乡村共融风景。
(一)加强体制机制设计。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注重规划谋篇,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做亮苍南美丽大花园的生态底色,保护整体风貌格局,提升城乡风貌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建设过程中实施住建、交通、资规、林业、水利、执法等多部门协作机制,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推进项目实施落地。支持苍南县聚焦乡镇工作“契合点”,组建工作专班,通过协商会议、定期交流、定向互访等方式稳步实施风貌区建设。
(二)加强城乡风貌管控。建立农房、庭院、绿化等要素的一体化风貌管控机制,并建立沿线构筑物、绿化空间及周边环境的运营维护机制,保障浙江魅力南大门的整体风貌。提高农房设计和建造水平,着力推进农房风貌提升,推动104国道沿线房屋外立面提升,加强对农房屋顶、立面、高度、体量、色彩、材质、围墙等风貌要素的管控。结合旅游城市打造,进一步做大农业产业,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精品主题,利用山岳观光、文化体验、滨海运动、乡村旅游等功能,打造南大门山海魅力休闲风貌游线。
(三)加强要素资源保障。经积极对接争取,苍南县海塘安澜工程(南片海塘)等4个水利项目、228国道苍南龙沙至岱岭段等1个基础设施项目、浙江省生态海岸带半山半岛旅游建设项目等2个服务业项目、苍南2号海上风电项目等4个产业项目(共11个)已申报2023年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项目数全市第二。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帮助指导苍南县尽可能将涉及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向上申报省重点建设项目、将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向上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并指导苍南县申报1—2个民生工程项目,争取50%省用地计划指标,加快推进补足基础设施短板。鼓励苍南县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力度,统筹新增计划指标、批而未供土地、存量建设用地等保障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市财政将协同苍南县向省级层面汇报实际情况,争取更多政策、更大资源向苍南县倾斜。
(四)提高风貌建设标准。市住建局将围绕现阶段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进一步指导苍南以成功申报全省第二批风貌样板区试点项目为契机,强化建设标准,加快统筹推进标志性示范项目。一是以点带面成片,重塑美丽界面。谋划104国道美丽公路沿线整治、四好公路整治提升、104国道沿线若干桥下空间景观提升项目,针对分水关至桥墩镇入口景观节点进行优化提升,以“景观生态化、植物乡土化、建筑地域化、节点特色化”为底色,强化通道感、区域感和画面感。通过实施“杆线序化整治、夜景照明提升、道路绿化改善、公交站/驿站建设”等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重塑省际入口印象和感知路径,打造门户沿线美丽田园新景。二是整治低效空间,焕发门户新机。对沿线闲置低效空间盘活利用,打造“共富风貌驿”、生态绿色活力空间与文化展示界面。通过对沿线农田山林河湖空间进行景观梳理,以绿道串联城镇、乡村空间,与“共富风貌驿”共同形成可游可赏的绿色慢行网络。通过对桥下空间实施景观美化工程,增加景观植被,对挡土墙进一步美化量化提升,加入桥墩本土文化标识,激活桥下空间活力。三是加强文化集聚,彰显苍山魅力。通过地方文化挖掘,打造具有当地特色风格的公路导视系统、道路绿化空间、公交站点与文化宣传界面,实现多途径文化输出与展示路径。保留传统建筑风貌与文化符号,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原则严格控制建筑和建设的规模,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真实性、延续性和可识别性。四是推进美丽建设,做美城镇形象。从乡村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着手,连村联创推动乡村振兴整片推进、整县提质。充分发挥乡贤、企业家等社会各界力量助力乡村建设,推动全域环境整治和村容村貌改善。加强农田和河道整治,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宜山标杆,让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作为浙江南大门,苍南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浙江的对外形象。我们将继续支持并帮助苍南以县城品质提升为主线,打好精建精美“组合拳”,综合打造一批独具浙南山海韵味和民俗文化特色的城乡风貌整治提升标志性成果,促进城乡融合,不断提升苍南在区域发展中的“首位度”。
最后,感谢您对市发改委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吴俊熠,联系电话:88967069
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6月27日